5月8日,由國務院國資委支持創辦、準確解讀中國國企的最權威刊物、全國黨建研究會國有企業黨建研究專業委員會唯一會刊《國企》雜志主辦、鹽城東方集團承辦的“國企改革調查研究座談會”在鹽城經開區成功舉辦。會議聚焦新時代國企黨建與改革發展的深度融合,鹽城東方集團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“333工程”和三大業務板塊的顯著成效獲得與會專家高度評價。
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第一副會長劉明忠,國企改革專家、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原副會長李錦,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秘書長、企業黨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、《企業觀察報》社長李凡,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國企改革專家宋文閣等知名央企高管、資深媒體人共26人出席活動,并分別就國企黨建推進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題發表精彩的觀點。《國企》雜志總編輯初福君主持座談。鹽城東方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旭東,集團總經理吳將,副總經理王成林參加座談。
當天上午,調研組首先參觀了東方黨建館。通過仰望•砥礪初心、篤信•國企姓黨、鍛造•紅色堡壘等模塊展示,鹽城東方集團以“卓越黨建”品牌建設為抓手,創造性地實施黨建促主業“333”工程的生動案例,給調研組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在集團7樓一號會議室召開的座談會上,鹽城東方集團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的系統性成果引發熱議。王旭東介紹,集團通過“333工程”將黨建工作嵌入產業投資、園區開發、配套服務三大業務領域,形成“黨建+業務”深度融合的閉環體系,盈利能力和財政貢獻持續位居全市國企前列。集團堅定不移地把產業投資作為轉型發展、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,初步形成了以投促招、招投聯動、投招雙贏的產業招投模式,在產業投資領域實現發展新突破。在以黨建引領驅動新質生產力全面發展的積極助力下,黨建促主業“333”工程成功入選全國第七屆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展示,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廣泛影響。
調研組專家給予高度贊賞,表示鹽城東方集團投資板塊安全穩定、園區出租率持續領先、配套服務高效有序,充分彰顯了黨建賦能企業發展的實效。鹽城東方集團黨建促主業“333”工程將黨建與業務板塊的有機融合,兼具創新性與實踐性,為國企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。其經驗被概括為“四性”:系統性嵌入、針對性破題、可視性載體、時效性檢驗,在黨建機制建設、黨建生態圈構建上樹立標桿作用。
李錦特別指出,鹽城東方集團“333”工程破解了國有企業黨建改革發展五大難題,呈現五大亮點:一是作為經開區發展樣本,該集團以能力配置資源,在經開區從土建、招商到樓宇建總部形成新生態的背景下,為地方城投類國企如何走向市場、依靠投資打開新局面提供成功范例;二是構建國企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模式,針對國企發展新質生產力缺乏容錯機制等問題,通過投資互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并引進形成新產業鏈,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快速集聚新質生產力資源,形成新的產業鏈條,探索出國有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;三是形成國企民企共建新現象,發揮經開區國企優勢與民企活力相結合,實現融合發展;四是打造國企黨建樣本,把黨建融入作為主干,實現生產經營與黨建、生態深度融合,破解黨建深入、突破難題;五是成為江蘇省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的一面旗幟,在多交稅、多形成產業、多安排就業等方面積極發揮國企作用,為解決新質生產力發展、經開區困境突破、國企民企共同發展等問題提供新典型、新模式、新樣板。
會議深入探討了國企黨建如何助力新質生產力“彎道超車”。李凡建議,鹽城東方集團可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與招引企業共建“黨建生態圈”,推動區域黨建聯動提升,深化落實江蘇省“走在前、做示范”要求,在國有資本優化調整、因地制宜創新示范上持續發力。
此次座談會成果豐碩,不僅提煉了鹽城東方集團黨建與發展的先進經驗,更為全國央企、國企提供了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。
來鹽期間,專家團一行還參觀了集團自主招引項目——中聯即送、農信數智,以及集團配套服務板塊新亮點——鹽城國展會議中心,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勃勃生機和良好的發展前景,贏得與會專家的一致點贊。